欢迎您访问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奏响抗击疫情的“青春战歌”——地大青年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

发布人:王向东发表时间:2020-03-17点击:

奏响抗击疫情的“青春战歌”

——地大青年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

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全体地大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亲切的寄语既温暖了地大青年的心,也鼓舞着地大青年以更饱满的热情努力奋斗,不畏艰险,勇担使命,让青春在拼搏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学校第一批疫情突击队队员、地球科学学院团委书记王珩: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一种使命感和光荣感油然而生。疫情发生后,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学校疫情突击队和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被身边很多90后工作人员深深的感动,他们对祖国有大爱,对人民有深情,在最危险的时候顶在最前线,用英雄的行为守护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青年同志在疫情期间“交出了合格答卷”,我们也要时刻牢记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要求,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锻炼过硬专业本领,期待疫情过后,将青春的光彩挥洒在祖国更广阔的土地上。

学校应急封控突击队队员、新校区建设指挥部规划部主任陈胜:

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回信后,我为90后青年感到骄傲和自豪。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逆行驰援,为武汉和湖北人民带来了信心和温度。作为一名地大青年,通过参加这次疫情防控工作,我更加感受到新时代青年的能力、本领、奉献和担当,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韧性和希望,也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作为一名青年高校工作者,今后我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目标,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有为青年做好服务,奉献力量。

学校疫情防控后勤服务突击队队员、后勤保障处团工委书记杨钦祎: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感振奋,体会良多。这既是对我们青年一代的谆谆教诲,也增强了我们战胜疫情的百倍信心。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后勤保障处及时响应学校号召,迅速组建成立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疫情防控后勤服务突击队。作为一名有着10年党龄的90后青年党员,在危难时刻我自驾千里赶往武汉加入学校抗击疫情的“战场”,坚守在后勤保障抗疫一线,牢牢守住自己的工作阵地。我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我是党员,冲锋一线,是青年的使命和担当,奋战一线,是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是接下来的抗疫斗争还是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继续保持昂扬精神,恪尽职守,用真心、用坚守、用行动彰显90后的青春力量,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

学校疫情防护工作队队员、校医院办公室主任雷晓庆: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习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对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勉励,也是对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青年医护的勉励。突如其来的疫情,既是一次试炼,无数白衣天使化身“白衣战士”,为爱毅然逆行、为生命分秒必争地战斗;也是一次大考,无数青年走上“战场”,扛起了责任与担当,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疫情伊始我就一直与很多校医院党员同事们坚持在岗位工作,我很荣幸能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绽放出自己的光芒。曾几何时,我们对爱国懵懵懂懂,但是一旦当国家经受危难时,便会发现爱国是刻进骨子里的东西。现在面对我们热爱的祖国,我们想说,“为了祖国,我们义无反顾”。

校团委宣传部部长王向东:

习近平总书记给“90后”的回信,字字透露着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厚爱与殷切希望,让90后的我既深感自豪,也明白使命在肩。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疫”中,广大青年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在每一个抗疫战场,都以青春之我,用青春之力,筑起了一道青春长城,谱写了抗疫斗争中绚丽的青春篇章。作为一名高校青年工作者,我将以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重要指导,继续讲述青年好故事,传播青春正能量,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把疫情防控工作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贯通,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年心灵,筑牢地大学子的思想教育主阵地,在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担负起新时代中国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环境学院团委书记、本科生辅导员王碧: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倍感亲切,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总书记寄语我们青年人,要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作为一名学院基层青年团干,我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立足本职工作、结合学院学科特色,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不断创新探索工作方法,带领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过硬本领,用奋斗书写最美青春,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地球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研究生辅导员李欢欢: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的关注、肯定和期许。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青年群体的占比和发挥的重要作用,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青年的成长成才,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团干,我们要充分结合青年实际和时代的要求,以情感人、以理促人、以行化人,做好青年工作。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凝聚青年思想;在夯实基础工作、搭建多维平台、改革创新发展的工作探索中,服务青年成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彰显青年力量。

资源学院团委副书记、1+3辅导员刘睿:

在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后,我倍感振奋!作为一名“95后”,我为自己能坚守岗位,跟广大青年一起为抗击疫情贡献青春力量而自豪!今年是我留在武汉的第六个年头,江城早已是我的第二故乡。疫情来袭,我主动报名成为小区志愿者,和很多90后,甚至还有00后工作在一起、奋战在一起。青春最动容,青年当奋进!在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当扛起属于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以无畏的青春之心交出合格的青春答卷! 同时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年级里的211名学生是我最大的牵挂。我会用自己在武汉的亲身经历,在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中为广大同学讲好抗击疫情的中国故事、青年故事,凝聚起磅礴的青春正能量,引导同学们奋发有为,让青春之花开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

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数学与物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娄震:

看完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我深受鼓舞!疫情期间,我和志愿者们在校团委的支持下,结合各自的专业特长建立了线上辅导微信群,针对有需求的医护人员子女开展线上辅导。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医护人员守好大后方,为他们在一线抗击疫情加油打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万众一心,共同抗疫的中国力量,更加坚定了对战“疫”必将取得胜利的决心和信念!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们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为人民服务中彰显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入党积极分子孔昕瑜:

青年之担当,是毅不是疫。习总书记回信中的问候与鼓励催人奋进,我们青年人在党的关心下更应该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在抗疫期间,无数青年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事迹使我感触良多,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虽不能支援前线,但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迎难而上、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微薄力量。在家期间,作为一名90后学生干部,我和校学生会的同学们一起坚守在抗疫宣传和线上志愿帮扶的第一线,坚持学习工作两不误,主动扛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点滴付出去照亮因病毒弥散而暂时灰暗的土地。

冬已尽,春可期。在历史的劫难时刻,我们将不负党的期望,携一身校会人的风骨、地大人的情怀,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为能在战“疫”终点站拥抱到春暖花开而不断砥砺前行。

湖北省校媒主席、艺术与传媒学院2016级广播电视与新闻学专业本科生房雯璐:

正所谓“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我看到了奋勇争先的党员坚守战“疫”的决心、众志成城的力量带来的信心、无私奉献的善举筑起的爱心和新时代青年冲锋在前的责任心。

作为新闻专业的一名学生党员,我也加入到这次疫情报道的队伍当中,在采访一位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的“95后”同学时,他说道:“我不是什么英雄,只是深深爱着这片土地,所以愿意挺身而出。”这句话我记忆犹新。“90后”青年人成为了这场战“疫”中的主力军,真正在战“疫”征途上实现了责任担当中的青春“蝶变”。作为新时青年,我们应该胸有大爱、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不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用青春奋斗担当起我们的时代责任!

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研究生沈晨: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群体的高度评价和殷切期望,是对我们“90后”青年的极大鼓励,更蕴含着人民领袖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更高要求。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90后”的我是地大研支团湖北恩施队的队员。因为疫情我们无法如期回到孩子们身边,但教育无小事,“被动”中有许多可以“主动”的作为。我们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积极投身网课直播的网上教学中,为支教服务地的每一个孩子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线上课程!“90后”研支团的我们在这一年,要在山区高举起“知识改变命运”的旗帜,在西部播种“励志成才”的希望。研支团的我们要有属于我们这一代的青年的担当与责任,实干铸就青春梦想。地大研支团定将希望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法学专业本科生朱悦:

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后,我深深感受到了青年一代的力量。作为一名社团人,我们虽然没有在一线战斗,但是也积极在“云”端汇集社团青春力量,号召广大同学做疫情防控的引领者,做网络第二课堂的实践者,用行动为抗疫“战争”添砖加瓦,展现青年风采。 “社团云课堂”“百团战疫”…… 学生社团的每一次行动,社团负责人的每一次努力,都在用实际行动迸发青春能量,汇聚起打赢这场战役的强大合力,都在用努力奋斗的青春让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其实能定义我们每个人的从来都不是几零后,而是努力后、奋斗后,我们究竟能为国家、能为人民带来什么。在这场看不见敌人和硝烟的战争中,中国青年应该坚定信心、保持耐心,听从自己心灵的声音去做那些真正想做、该做、对于国家和社会有意义的事。相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地大青年定会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这场疫情“大考”,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谱写绚丽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