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金陵十二钗”团队来到高淳进行社会实践调研
(通讯员 刘强民)6月24日,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金陵十二钗”团队来到南京市高淳区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本次调研以高淳桠溪为例,旨在了解政府在生态城镇建设中的作用,为其他省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上午9时,团队来到“国际慢城”桠溪镇,对桠溪的生态建设进行参观了解。在景观长廊参观两侧,不同时节植物间作种植,使得春夏秋季季有花香,时时有好景。另外导游告诉我们,目前政府加大力度严禁秸秆焚烧,采取秸秆还田等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随后,团队来到蓝溪村,深深地沉醉在这片碧水山村,村民告诉我们近几年政府加大对污水的处理力度,在蓝溪村建成污水处理设备2座,配套铺设污水管网5500多米,日污水处理能力40多吨,改善了村庄原本“脏乱差”的状况,使旧貌换新颜。在对大山村农家乐的走访中,通过村民的讲述,团队了解到,政府支持农家乐的发展,对其进行扶持资助;同时农家乐村民在旅游淡季还有其他工作收入可以依托。
据悉,早在2004年,高淳就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先富民后强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在接下来的几天,团队会继续对高淳特色生态城镇村庄和政府部门进行走访,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政府在生态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闪闪的红星”团队赴江夏区对农户农用地流转意愿进行调研
2015年6月20日,“闪闪的红星”团队成员前往江夏区七镇对农户农用地流转意愿进行调研。高云霄小组今天调研了湖泗镇高碑村、张林村、夏祠村、海洋村四村。
6月20日自上午7:30到下午6:30,我们共走访了湖泗镇附近四个村庄——高碑村、张林村、夏祠村、海洋村,共收集有效问卷20份,访问人家60户。
虽然最终回收的问卷数量不是很乐观,但收获颇丰。其中海洋村最为典型,全村土地全部承包给一人集中经营,土地流转情况普遍,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由于土地流转具有强迫性,对农民生活没有提供保障,且由于后期经营不善,导致土地抛荒现象严重,另外,高碑村、张林村、夏祠村土地流转的情况不多,但原因也各有不同。
调研时天气炎热,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村中户与户之间距离也远,交通非常不便,并且很多农户家中没有人,导致一天虽然很辛苦的走了很多路程,但并没有访问很多人家。然而幸运的是,每个村子都很具有特色,一户人家的情况具有普遍代表性,因此虽然数量少,但代表性强。如今村中多为老人居住,文化程度低,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甚了解,遇到问题也不能在村委会政府得到有效解决,对土地问题比较茫然,接受我们采访时十分激动,希望问题可以尽快解决。
中国地质大学“九里阳光”团队艺术支教进秭归
(通讯员 孙慧姿 张琪 刘笑然)2015年7月6日,我校暑期三下乡九里阳光团队艺术支教开班仪式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九里小学乡村少年宫活力开幕。九里小学副校长苏玉蓉、艺术与传媒学院九里阳光团队16名成员及66名九里小学学生集聚于此。在湖北省妇联、秭归县妇联、中国地质大学和九里小学乡村少年宫的支持下,九里阳光团队已在九里小学进行艺术支教五个年头,“一夏飞扬艺媒梦,五载长系秭归情”的口号寄托了团队的秭归艺术情结。
开班仪式上,九里小学副校长苏玉蓉对九里阳光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五年的暑期支教,让九里小学熟悉了九里阳光团队,也让团队情系这方土地。苏玉蓉向到校参加艺术支教课程的三、四、五、六年级学生们介绍了九里阳光团队并强调暑期课程的安全与纪律问题。本次九里阳光的成员既有连续三年赴秭归支教的大三学生,也有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大一学生。艺术支教课程丰富,动画课、舞蹈课、乐理课、手工课、声乐课……
往日校园里的艺媒学子,在九里小学化身一休哥哥、萌萌哒姐姐、眼镜狗哥哥、汪汪姐姐,为不同年级的同学们送去艺术的阳光。“我喜欢跳舞,想跟着姐姐们学跳拉丁舞。”三年级的舒可心期待着即将开始的舞蹈课。
“我们听到的旋律是由音符组成的,音符就是住在这样的五线谱上,五条线分别是一线、二线、三线……”乐理课老师汪汪姐姐教孩子们认识、绘画五线谱。“想通过这节乐理课,教会孩子们基本的音符乐理知识,认识简谱、高音谱号,结合孩子们喜欢的歌曲,大家就很容易学到乐理知识。”来自中国地质大学音乐系声乐班的汪慧敏担任乐理课和声乐课的老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孩子们了解音乐世界。
连续三年暑期随九里阳光团队到秭归九里小学艺术支教的单湉艺对支教经历满是感慨:“在团队牵手九里小学五年的时间里,每年的成员都不一样,每年的学生也不一样,但不变的是我们的努力和坚持。我们看着九里小学从破旧的房屋搬进崭新的教学楼,还将继续与孩子们同行,有梦最美,艺起向前。”
审稿:朱丹 编辑:龚志铭 张巍烨 何晓昕 本期5版
信箱: astcugsjb@163.com 地址:第四纪传媒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