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奋勇向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党建办公室
(通讯员:张蝶)2015年7月18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党建办公室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信工党建办)早上8:30从学校出发,前往中山公园内部的受降堂进行参观学习,并进行问卷发放调查,开始了今天的旅程。
团队于9点30到达中山公园受降堂,武汉受降堂是一场全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人民胜利的殿堂,它的外面还树立了一座受降堂的纪念碑。 武汉受降堂内展示了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至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八年历史,展厅内还陈列了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物品以及我党的部分资料,并模拟再现了日军投降时的场地布景。党建办团队成员在参观受降堂之后,感受到了曾经发生在这块滚烫土地上的真实炽热的历史。
在受降堂附近,一群晨练的奶奶挥动着艳丽灵活的舞扇,彰显出活力,这团队成员们深深感受到这个年代的和平与安稳,这也正是祖国的发展带给我们的恩惠。
参观完受降堂后,团队成员开始在公园中发放调查问卷,他们被拒绝过,被认为目的不纯、被质问做这件事是否有意义、与思想偏激的人辩驳过,但面对这些困难团队成员始终不放弃,奋勇向前,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填写问卷,还有人主动咨询。
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遇到了许多爱国情怀高昂的人士,有主动与他们交流并与他们讨论时事的61岁爷爷,他说:“国家应该加大社会上抗日爱国活动的力度。”这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他对抗日的了解与爱国意识。之后他们又遇到了退伍的空军叔叔,爱国意识强,很乐意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发表了他对社会上有些人爱国意识过低情况的看法。与他交流后,团队成员更加坚定了爱国信念。
喜忧参半的一天,有坎坷也有收获。但是无论如何党建办团队的成员相信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采访中的爷爷说到,历史不能被遗忘,所以爱国教育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只看历史,还要继续发展我们的国家,这样那段惨痛的历史才不会被重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乡村partners”团队赴洛阳市龙潭大峡谷景区信息走访调研
(通讯员 李远航 张波)7月7日下午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乡村partners”社会实践团队到达河南省洛阳市。洛阳不仅是文化古城,还是适宜旅游的城市,有许多著明旅游景点,我们的社会实践主题是“美丽的乡村发展之路”,地点选择了属洛阳市新安县的龙潭大峡谷景区,大家对这次调研充满了热情和信心。
8日,乡村“partners”团队正式开始了调研工作,10点左右我们到达了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龙潭沟村。通过对经营者的问卷调查和我们的见闻,我们对当地村民生活现状有了初步了解,近几年村里旅游业发展,带动了餐饮等其它产业的发展,如特色菜餐馆、宾馆、超市等,多数村民都在经营家庭宾馆。通过几年的经营,当地人民摆脱了贫困,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村里的景象焕然一新。在景区外,我们收集了游客的问卷调查,并且完成了对部分已经游玩过的游客的采访,游客们普遍反映景区里景色很美,于是队员们第二天亲身感受了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9号上午我们游览了景区,流连忘返于宏伟的大瀑布,幽深的大峡谷,各种奇妙的岩石群,龙潭峡不愧为世界级地质公园,真是个世外桃源。下午我们走访了村支书李长虎,了解了村里这几年的变化,10年以来,村里不仅村民收入大幅提高,而且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同时我们发现龙潭沟村景区发现还存在一些弊端,例如配套的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家庭宾馆经营方式单一等。
10号上午我们到新安县旅游局,局长王志明接待了我们,采访王局长,我们收集到了近县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统一调度、近几年各景点的旅游业收入、对建设“美丽乡村”的规划等数据,政府和村民在当地旅游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两者各自履行职责,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良好发展。一切都很顺利,我们进度也比原计划快了不少,到11号,我们的调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们将已收集到的信息做了整理,总结了前几天的工作,这是一次成功的社会调查活动,不仅增长了队员们的见识,而且使我们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有了不少提高。
中国地质大学“七营百村”实践团赴恩施调研
(通讯员 秦伟 马昭 林莹鋆)来到咸丰的第二天,利川咸丰营的队员们集结前往皇城广场筹备宣传签名活动,在咸丰一中团委周老师的帮助下,队员们借来桌椅,拉起事先准备的横幅,上午九点宣传签名活动正式开始。
广场上有很多散步的居民,看到队员们在举行活动,纷纷围了过来。队员们发放关于植被保护的宣传单,邀请居民们填写调查问卷并在印有“保护植被,共建和谐家园,美丽中国在路上”的宣传横幅上签字以表示对我们此次宣传活动的支持。
一位路过的老大爷看到队员们身上的“中国地质大学”字样,和队员们聊了起来,队员们惊讶地发现,这位老大爷竟然是74届的校友,老校友与队员们聊到学校的专业,学校原来的面貌以及发展的近况,他对队员们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示支持,勉励我们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多多参与社会实践,做新时期的优秀大学生,为母校争光。
咸丰县团委罗书记帮忙联系县新闻中心记者对本次宣传签名活动进行采访报道。至中午12点,长长的横幅上已经签满了名字,队员们与一位参与活动的老大爷一起合影留念。
下午,队员们前往咸丰县团委对最近的活动进行汇报,团委罗书记对我们的活动进行评价,指出了我们的不足,我们以后会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
7月17日,“七营百村”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宣恩来风营在来风县城兵分两路,分别前往百福司和绿水镇开展工作。
早上8点左右,小分队之一在来风客运站乘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到达百福司镇。
7月17日,“七营百村”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宣恩来风营在来风县城兵分两路,分别前往百福司和绿水镇开展工作。
早上8点左右,小分队之一在来风客运站乘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到达百福司镇。
在等待拜访镇团委负责人之前的半小时时间里,我们一行6人在镇政府附近初步领略了这个小镇的风情。可以看到这里的建筑极富民族古镇风格:飞檐、木雕、石墩等等,酉水河清澈见底,对岸的葱郁树林倒映在水面,将整条河染成了绿色。上午10点,镇团委干事龙小姐热情接待我们,在我们简单介绍调研目的和方案之后,龙小姐考虑到当地人的文化程度问题,建议我们自己去实地走访,放弃调查问卷的调研方式。中午在龙小姐的招待下,我们在镇政府食堂吃了地方午餐,随后龙小姐带我们去了旅馆落脚,还联系了当地人带我们去兴安村走访。
兴安村是百福司镇的一个偏远土家族小村,乘车过程中沿途可见新栽的行道树、退耕还林的茶柚林、西瓜地等等。到了兴安村之后,队员们直接被这里的吊脚楼、竹林吸引了,在司机的带领下,我们进竹林、走石阶、看小楼,来了一次免费的土家族小观光。不一会,村委书记彭南清来了,在我们说明来意后,彭书记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彭书记还告诉我们兴安村是来风县发展民族文化的示范村,该村自2008年开始进行天保工程以来,全村百分之八十的农户已放弃了烧柴的旧俗,转为沼气燃料。并且村里土地扭转决议已经下发到户,计划全村明年5000亩农用耕地全部转为商业茶柚林种植。关于镇上出现的采石场问题,彭书记解释说那些出于经济目的非法私自开采的采石场,年底将会被关闭恢复,目前由于古镇建设的需要,部分石料开采还会继续半年。此外,农民的植保意识还是比较好的,他们在开采石料时挖出的土都没有运走,要恢复土表植被也是很快的。
结束了在来凤县一天的调查,七月十七日七营百村三下乡实践调研团宣恩来凤营成员分队前往绿水镇和百福司镇进行调研。上午九点整,小分队之一来到公交车站,十分钟后公交车从来凤县出发前往绿水镇。公交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先经过了许多未完成的楼盘,慢慢地,在观察中,队员们发现来凤县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经过了一路的颠簸后,队员们抵达绿水镇。首先,队员们访问了绿水镇团委,团委处的李主任热情地接待了队员们,并表示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之后向队员们详细地介绍了绿满荆楚等政府已进行的保护植被措施和具体的活动。
随后,李主任向队员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就队员们提出的问题上给予详细的资料。下午两点半,在团委一名校友学长的带领下,队员们前往附近的村庄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发现绿水镇的道路两侧布满绿色,种植的农作物多为玉米。绿水镇的附近山上的植被覆盖率较高,山的一旁的村庄中房屋都带有白色篱笆,分布得错落有致,十分美观。在与当地居民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这里的植被保护活动大部分为居民们自发进行,在结束了调研后,队员们乘坐公交车返回来凤县的住处,进行当天活动的总结并为第二天的活动做准备。
在建始的第二天,当清晨的阳光唤醒营员们,营员们用愉悦的心情迎接这新的一天的挑战。洗漱完毕,吃完早餐后,便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发前往长梁乡了。
到达长梁乡,一部分营员前往乡政府调查采访,说明来意后,乡政府的相关领导热情的接待了来访的营员们,并与营员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同时,其余的营员便立即开始分发调查问卷,走访当地居民。与预想中不一样,长梁乡由于集镇人口较少,且居住地域不集中,给走访工作增加了一些难度。而且营员们在走访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当地居民存在戒心和不理解的情况。然而,这并不能阻挡营员们的脚步,营员们运用自身的耐心与细心,使当地居民们化不解为理解,化戒心为放心,慢慢地开始放心地接受巴东建始营的成员们的访问,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与坚持,终于分发了所有的调查问卷,圆满完成了今天的走访调研任务,同时也将长梁乡当地的情况了解了一个大概。
完成调研工作后,全体营员返回建始,立即着手开始一天的问卷的统计分析工作,这一天短暂而又充实,明天也一定会更好。
审稿:朱丹 编辑:龚志铭 张巍烨 何晓昕 本期7版
信箱: astcugsjb@163.com 地址:第四纪传媒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