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201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5-08-08点击:

为那一泓清泉,我愿溯源而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泓源团队

7月5日,来自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与水资源实验班的八名同学组成的“泓源”团队以“污水处理厂工艺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调查 ——以汉西污水处理厂为例”的主题,在汉西污水处理厂开始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工作人员友好接待了我们,向团队展示了汉西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图、一期和二期服务范围图以及汉西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图等内容。

团队成员按照工艺流程图,在厂内进行了实地的学习调查,走进了水泵房,又环视过粗格栅间、细格栅间,还绕着曝气沉砂池、初次沉淀池、生物池观察,二次沉淀池、初沉污泥泵房、回流、剩余污泥泵房、接触消毒池、巴氏计量槽这些地方我们也都拍了照片一一进行了仔细的学习记录,并且观察了设备的运作情况。

7月6日,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化验室,并与化验员进行交流沟通,对化验员每天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解。随后我们跟随化验员进行了一天的工作,包含污泥和水样的取样和检测,了解了污水化验检测的各项指标以及相关情况,看到了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

7月7日,结合前两天的内容,团队开始对污水处理厂周边环境以及进行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系统与附近河流的关系实地考察。寻找进出水口的途中,我们在闸门两侧可以明显看到进口明渠和排水明渠的水质完全不同,排出的发生了很明显的改善。下午,我们在东西湖区大堤上看到了排出水流入府河的壮观景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暮巢”团队赴宣恩调研农村养老院现状

(通讯员 郭兴起 董一雯)7月4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暑期三下乡“暮巢”团队开展了“聚焦养老:公办、民营养老院现状调查及浅析——以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为例”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本次实践主要在宣恩、椒园等区县的多个乡镇进行。

6日,调查团一行7人到达恩施州宣恩县。宣恩县团委陈副书记接待了队员们。队员们与陈副书记进行座谈,向宣恩团委传达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并将活动材料(策划书、立项申报书等)交与陈副书记审阅。陈副书记表示对三下乡活动的支持,为队员们开具了一份调研证明,并为活动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及建议,同时叮嘱队员要做好安全工作,并预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丰硕成果。

随后,队员们前往宣恩县民政局,社会救助局李局长向我们介绍了宣恩县现在的养老院基本情况,并提供了一份民政局王主任攥写的《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与思考——以宣恩县农村养老为例》资料,使我们对宣恩县的养老状况有了总体的了解。

尔后,队员们由宣恩县福利院胡院长带领着参观了福利院,发现福利院设施比较完备,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良好保障,由专门医生、护工悉心照料。胡院长详细解答了我们的问题,也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该院的一些困难,比如由工作性质决定的护工较为短缺等问题。

7月7日,团队到达椒园镇农村福利院,通过与老人热情交谈,进一步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比较了城乡养老院之间的差距。之后,在与田院长的访谈过程中,了解到镇民政办和县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组成的联合慰问组在端午节来看望老人,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田院长还热情带我们参观了该院的养殖场,自给自足丰富了老人们的伙食。

“通过与政府机构和养老院领导的交谈,我们体会到当地政府对于养老机构的重视,以及对养老体系完善做出的努力,在与老人们的谈话中,我们更认识到养老院对“三无”老人的帮助,因为这些机构,使得这些老人能真正在晚年老有所养。同时我们意识到护工短缺等问题,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养老、关注老人,提供更多的帮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实团队赴襄阳市城乡规划局走访

(通讯员 郝姝馨 廖新利 范佳露)2015年7月8日,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的“科实”团队围绕“遥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主题,对襄阳市城乡规划局进行了走访,针对襄阳市的数字化城市建设情况及遥感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襄阳市城乡规划局测绘科王科长以及地大王建军学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使我们对襄阳市的城乡规划建设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我们专业在城乡规划中的实际应用。

Q:请您介绍襄阳的数字化城市建设情况。

A:建设历程是从09年开始建立国家测绘局,直到13年完成,构建数字襄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主要内容为:1:25万,1:5万,1:1万比例尺图层数据实现了全襄阳市3670平方公里的覆盖,1:1万,1:500 比例尺图层数据实现 283平方公里的覆盖(包涵襄阳市主任人群密集地区),1000平方公里的正视影像图 2m的分辨率。街景图有120平方米。三维图达6平方公里(主要区域)。地下管线分布120平方米。

Q:请说明地理空间构架及其主要的应用。

A: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城市管理;2.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主要调查人房关系;3.公安警用管理:主要是对警用数据包括卡扣、红绿灯、旅馆住宿身份登记数据、网吧身份登记数据、地理数据等的管理;4.城市规划管理:对地形、管线、以及其他应用数据的叠加;5.公共平台:可根据群众兴趣点,便利群众、方便查询。

Q:请列举出目前遥感技术在襄阳市的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A:有许多这样的应用实例,比较重点的有湖北广电线路安置管理、华润燃气、地下管线等,比如广电线路中对客户线路的管理,地下管线中有包括自来水管道,石油管道,网络管道,和移动光纤等。社会化应用则有襄阳平安城市、以及城市公共服务一站式平台等。

Q:在城乡规划中有哪些困难和问题有待改进?

A:首先政府的推管力度较小,使得许多部门及企业并不了解相关数据,大比例尺覆盖面积小、实际需求3670平方米现今也只达到了200平方公里,问题还存在许多,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和完善把襄阳市建设得更好。

Q:请简要介绍你们的城乡规划局的机构建设及相关职能。

A:近几年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专业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4年内已经引进30多人。机构包括有以测绘方面为主的主要相关部门。在地理信息方面则包括外业与内业两个方面,像是包括农村土地经营权,北斗卫星检测及其精准的服务,以及航空摄影测量等。

在针对社会化方面,实施社管城管制度,建立了公共服务一站式平台。在遥感方面,国情普查从14年4月份开始,直到9月底完成验收。在15年5~6月进行了核对对比。同时在土地、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通过每年动态测查、农村土地测权、选址应用、规划编制等进行合理规划。

Q:请您说说您对未来襄阳市的城乡规划的期望。

A:首先希望政府能走在全局工作前面,充分地使各个群众都能了解这些数据,全面配合使襄阳的城乡规划更好地进行与发展。同时,我们的工作也要继续努力,使整个城市能变成一张图,我们的卫星覆盖面积要更广,分辨率要更大,同时要更快地更新,实现更及时性地传递信息。

在本次走访中我们针对自己的疑问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提问,王科长和地大学长王建军都耐心热情地进行了解答,通过本次的走访,我们对我们的专业发展及应用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初步明白了何为城乡规划以及遥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为未来的城市数字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审稿:朱丹 编辑:龚志铭 张巍烨 何晓昕 本期6版

信箱: astcugsjb@126.com 地址:第四纪传媒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