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南望,难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届毕业生骨干座谈会召开

发布人:姜明敏发表时间:2018-06-22点击:

南望,难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届毕业生骨干座谈会召开

(通讯:吴定斌、霍少孟,摄影邹晋玄)2018年6月21号上午十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届毕业生骨干座谈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青年之家顺利举行。校长王焰新、校党委副书记王林清,学工处、研工部、校友工作与教育基金管理处、校团委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此次会议座谈会由校团委副书记胡肖主持。参加本次座谈会的2018届毕业生代表共29名,其中21名同学升学深造,5名同学就业走向社会一线3名同学报名西部计划投身西部建设

座谈会上11名代表分享发言。资源学院的王焱从思想风、实践风、学习风三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四年来学习学生工作的感悟从地大版《南山南》到地大版《成都》,再到送别自己的地大版《起风了》每一首歌都是地大的深深情感,让他难以忘怀。公管学院的赵淼峰“从家乡出发,我遇见了地大。自一四出发,我来到了一八。四年间,夏末的风掠过操场穿过隧道来到了初夏。”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之情地大四年时光,无论是校训还是十六字育人方针都将成为他未来的航向罗盘。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董树婷则借鉴著名教育学家涂又光先生的“泡菜坛子理论”说自己就如同那浸泡在地大精神中的泡菜,虽然没机会出野外,没机会接触地质锤、罗盘、指南针但是地大人的精神却指引着她要做到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艺媒学院的美合日姑丽·阿不都外力是一名本科毕业后参加两年工作再考研的少数民族学生真挚表达了自己在地大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四个感谢”,也提出了作为学生的五点要求。来自艺媒学院的钱陈是一名西部计划西藏专项的志愿者,虽然她是湖北人,但她热爱西藏那片圣地立志向地大攀登珠峰的前辈在西藏奉献青春的学长学姐学习,为西部的发展添砖加瓦。经管学院的侯宛坚在今年湖北省选调生考试中考取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她更多的是分享了自己在省青马班中参与抗洪救灾的经历,她追寻着学长学姐的足迹选择放弃继续读研深造的机会而报考选调生,立志服务基层、奉献基层。来自地学院的蒋昌宏、信工学院的郑鹏、工程学院的胡勇、材化学院的丁卉雨、林士君都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自己大学四年的收获与感激,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责任。

毕业生代表分享交流后,校友工作与教育基金管理处处长徐岩老师首先发言。他指出地大学子的情感划归一点就是地大人”,地大人在社会上的具备着宽厚力度和温度。他希望地大学子走进社会变为地大校友后,无论哪个行业、哪个地方都能互帮互助,诠释“地大人”这三个字。最后徐处长谈到作为地大人应该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担当精神。

随后校党委副书记王林清老师讲话,他向座谈会现场的2018届毕业生以及全体地大2018届毕业生表示祝贺与祝福。王书记为现场毕业生分享了去西藏访问优秀毕业学子的经历,详细介绍了地大援藏的学子的成长经历与发展路径。他高度赞扬这些援藏地大学子的奉献精神,期许地大2018届毕业生们立鸿鹄志、做奉献者,去西部广阔天地大展拳脚释放青春梦想,追逐青春理想,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最后王焰新校长总结讲话。王校长谈到从同学们的发言中他清晰感到同学们对母校深厚的感情与浓烈的不舍王校长带领大家回忆了同学们2014年入校以来学校发生过的大事点滴,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宝贵的回忆。王校长说他感觉自己如同送孩子出门远行的家长,一年又一年送走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他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大家的回归,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王校长给大家解读的校名的意义,一是要我们记住乡愁,记住地大从哪来。二是强调了学校的特点和学科强项,在新时代春风下,学校开启全面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体现地大人的使命担当。王校长希望大家做个有温度的新一代地大人,时刻牢记“地大人”这个光荣的身份。最后王校长寄语毕业生代表要坚持学习,勇于创新,在学习实践中增长本领,在创新拼搏中书写青春华章

南望四年,终须一别,愿相会之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