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和团省委高校共青团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执行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建设管理的通知》和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学生会(研究生会)改革。
一、明确职能定位。学生会(研究生会)章程和《关于加强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管理的实施方案》(地大党发[2020]32号)明确指出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党领导下的主要学生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会(研究生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对学生的政治引领为根本,以全心全意服务学生为宗旨,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听取、收集学生在学业发展、身心健康、社会融入、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普遍诉求和现实困难,及时反馈学校,帮助有效解决。
二、完善运行机制。一是持续强化“学校、院系、班级”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校院班”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基本形成,校学生会对院学生会、院学生会对班委会的指导职责更加明确,定期开展校学生会对院学生会的工作报告听取、考核评价等工作。二是在思想引领、学风建设、权益维护、基础文明建设方面工作体系更加完善,主席例会意见征集常态化,构建起专项工作联席会议。三是按照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原则,积极探索项目化工作模式和志愿者招募制度,基层学生组织的主观能动性更加积极。
三、精简机构和人员。按照“结构优化、人员精干、运转有序”的原则精简学生会(研究生会)内设工作部门和人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设主席团成员5人,工作部门6个,总人数40人;各学院、培养单位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设3人,总人数20至30人。学生会(研究生会)的组织架构为“主席团+工作部门”模式,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团集体负责学生会重大事项,不设主席、副主席,设执行主席,执行主席由主席团成员轮值担任,以学期为一个轮值周期,执行主席负责召集会议、牵头日常工作。
四、明确遴选条件。学生骨干遴选突出政治标准和学习成绩,一是思想政治素质高,学生会工作人员必须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二是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综合排名在本专业前30%以内,且无课业不及格情况;三是热心学生工作,具有一定的学生工作经历,具有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热情。当前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团和各部门负责人均为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
五、严格遴选程序。严格选举工作程序,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团由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当前,校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团候选人由学院团委推荐,经学院党委同意,组织开展笔试、面试后,由学生工作党委审核,报学校党委批准确定候选人名单,经过统一公示后经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工作部门成员由学院团委推荐,经面试遴选,由校团委联合学生工作党委审核后确定。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人员中来自学院学生会的成员达到50%。
六、规范学代会召开。一是按照学生会(研究生会)章程要求,明确学代会主要任务、召开时间、代表名额分配等要求;二是规范学代会召开时间,校院两级学代会每年召开一次。学校第十九次学生代表大会2018年11月召开,第十九次学生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1月召开,第二十次学生代表大会拟定于2020年11月召开。三是明确学代会代表名额产生办法,学代会代表产生更加民主、广泛,已实现不低于所联系学生人数的1%,广泛覆盖各个院系、年级和主要社团。四是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学代会召开的“三报二批一备案”制度,及时请示报告。
七、坚持从严治会。严格落实《学生会、研究生会干部自律公约》、《关于学联学生会工作人员改进作风服务同学的若干规定》,加强学生会(研究生会)骨干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在学生会组建组织联络部,开展思想理论知识、服务宗旨意识培训,不断优化思想作风建设培训体系。注重学生骨干技能培养和学习风尚引领,组建学生会储备骨干培训班,分层分类开展技能和素质拓展培训。以“五四评优”为契机,开展校院两级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交叉巡视。
八、建立述职评议制度。严格落实工作考核和纪律监督机制,坚持每年开展年底述职评议会,学生会负责人每学期向学生代表大会述职,接受服务对象评议,2019年底校团委书记朱荆萨、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朱继等参与学生组织述职评议会。积极构建以服务和贡献为导向的激励机制,突出岗位履职尽责情况考核,改革综合测评体系,不简单将学生骨干岗位与评奖评优、综合测评等直接挂钩,真正体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学校事业发展服务。
九、落实党委的全面领导。学校党委已将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整体布局,将制定《关于加强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等内容列入学校“2020年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项目清单”,把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开展工作情况纳入学院学生工作考核的指标之一。目前,正在筹备成立由分管校领导、负责教学工作、研究生工作校领导牵头的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已建立起定期听取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汇报制度,学校常委会、校务会研究涉及学生重要议题时,邀请学生会(研究生会)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校学生会(研究生会)骨干已经作为学生代表参与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等专题会议中。学校党委不断推进党的组织向学生会(研究生会)延伸,拟在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立临时党支部,隶属学生工作党委,在校团委分管副书记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十、加强团委的具体指导。校团委定期向同级党委汇报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事项,全面坚决落实党委有关指示要求。在校级层面明确1名副书记担任学生会秘书长、1名专职干部统筹指导日常工作,院级层面实行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团委书记负责制,重点抓好学生会各类活动、信息发布、对外联系、经费物资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