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开展201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课部)、各相关部门、各学生组织及全体学生: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社会实践工作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我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牢固树立并践行我校“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传播青春正能量,践行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实践在基层
二、指导思想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本年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传播青春正能量,践行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实践在基层”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改革发展和群众需要,弘扬和践行我校“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积极创新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引导广大学生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三、参与对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全体在籍本科生和研究生
四、实践形式
1.按需立项,据项组队
以服务社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原则,以小分队或重点团队为主要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小分队,一般不超过3人,以就近就便为基本原则,返回家乡、走进社区或留在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主题团队,要求8人以上,有专门的带队指导老师,依托专业优势、关注社会热点、满足群众需求,围绕实践主题开展活动。
2.坚持“四加”,做到“四一”
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在今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中要践行“项目+活动+阵地+团建”的“四加”工作模式,即以项目服务青年,活动吸引青年,阵地凝聚青年,创新团建与青年保持紧密联系。在活动中同学们要努力做到办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提一个合理化建议,交一份社会实践报告,写一篇社会实践心得。
3.推动“三化”,开展“三进”
今年我校社会实践要继续深入推进“专业化、项目化、长效化”的工作思路,各学院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和优势,结合实践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将村镇、企业、社区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服务、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进村镇、进企业、进社区”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五、活动内容
围绕“传播青春正能量,践行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实践在基层”这一基本主题,开展回顾历史、关注基层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寻访活动中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一:回顾历史·传播爱国报国正能量
高举团旗跟党走,激扬年代挥洒青春。鼓励学生到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等地点,开展红色教育、走访调研、扶贫济困等活动,感悟和传播爱国报国正能量,把握青春奋斗的大方向。组织学生开展寻访老党员、老红军和老战士,探寻革命遗迹,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历史,深入了解先辈的红色青春以及青年团员在各个历史时期为祖国做出的贡献,结合学习党史的研究课题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活动。做好上级团组织布置的“井冈情•中国梦”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主题二:情系母校·传播好学向上正能量
品味青春地大,寻访校友足迹,探索发展之路,开展“探寻校史、寻访校友、寻求发展”实践活动,传播好学向上的正能量,与时代一起向前进。组织学生走访学校旧址、寻访优秀校友等活动,引导我校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了解我校办学历程及辉煌历史,了解我校杰出校友的光荣事迹,在实践中将校训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进一步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增强对母校的热爱之情,为学校做出新的贡献。
主题三:聚焦生态·传播担当尽责正能量
关注生态环境,倡导绿色发展,将专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树立生态责任意识,传播担当尽责的正能量。以环保类社团和学生组织为依托,组织广大相关专业学生,到农村、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环境污染、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问题,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等活动,增强基层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普及生态环保理念,启迪群众的环保责任主体意识,引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科学发展。
主题四:专业使命·传播艰苦奋斗正能量
参与地质调查,开展特色地质调查实践活动,发扬我校“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传播艰苦奋斗的正能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力。继续与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依托我校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组织专业学生实践团队,深入野外地质工作一线,开展地质调查专项社会实践活动(详见后续通知)。揭示地球奥妙,深化对野外地质工作的理解,了解和考察一线地调状况,反映我校学子在野外开展地质相关学习、实践、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走访企业,体验未来职场,寻访校友和友好企事业单位,全面展现地大学子的青春激扬,体现地大人无畏艰险的乐观精神和勇担地质事业发展重任的强烈使命感。
主题五:关注教育·传播奉献互助正能量
关注教育问题,支援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开展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社区建设活动,传播奉献互助的正能量,汇聚为民奉献的爱心力量。开展好“花蕾助学——留守儿童成长助力计划”专项社会实践项目(详见后续通知)。依托学科特色、发挥专业优势、结合社会需求,深入基础教育薄弱地区开展支教服务活动,探索高校与落后地区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水平。
主题六:聚焦基层·传播尊法守信正能量
聚焦基层民生问题,实施关爱行动,在基层群众中宣传依法治国的理念,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尊法守信的正能量,推动共建法治社会。紧密结合“寻找感动”、“我的第三只眼”社会观察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各个角落,开展关爱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农村留守儿童、低保人群及农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帮扶活动的同时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主题七:关注就业·传播职场风采正能量
走访企业,参与“知名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团”(学工处后续通知),与企业面对面,体验未来职场,寻访校友和友好企事业单位,全面展现地大学子的青春激扬,体现地大人无畏艰险的乐观精神和勇担事业发展重任的强烈使命感。
主题八:其他主题
围绕“传播青春正能量,践行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实践在基层”这一基本主题,注重细节,鼓励学生立足自身专业,结合专业特长和社会需求,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融合各自院系特色的实践活动,不断打造新的社会实践品牌项目。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团中央、团省委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的申报工作。
六、工作安排
1.组织工作
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申报截止日期为6月16日,有意申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可以从即日起至申报截止日期前以申报书的形式提出申请(申报书见附件材料),同时提交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可行性分析。
各学院(课部)可按照所有申报项目总数的10%推荐为校级重点团队,30%推荐到学校为校级团队,其余的60%为院级团队。校团委将根据各学院(课部)、学生组织的申报状况进行评审,对各学院(课部)及学生组织给予经费支持。
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对象是本校学生,申报者姓名中应只含本校学生。若出现跨校团队,非本校学生应在其所在高校立项,并在其所在高校购买保险。
2.宣传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期间,各团队要安排专人负责信息报送,积极寻求当地媒体支持,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并通过E-mail(大学生科协:astcugsjb@163.com)投稿,稿件体裁不限,内容可以是实践活动的通讯报道、照片、心得体会等。暑假期间,校团委将组织编撰实践简报,进一步推送各团队实践过程、成果。校团委和大学生科协将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对活动中取得的成果进行集中展示。
3.评审工作
活动结束后,团队负责人尽快将活动成果总结和整理,并于2015年9月初根据具体通知将报告书上交学院团委,学院团委须在开学两周内完成审核并向学校推荐优秀团队。校团委将在新学期第四周起开展社会实践评奖评优活动,对各学院推荐项目进行评选,推荐其中的优秀项目参加团省委评奖,所有评优结果将在2015年11月份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表彰文件上公布。
4.时间安排
筹备阶段(5月26日—6月15日),各单位积极组织宣传、动员和申报工作;
实施阶段(7月初—8月底),各单位组织好社会实践的培训、指导和实施环节;
总结表彰阶段(9月—10月),学校组织开展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会工作。
具体安排详见附件1。
七、相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部署,抓好工作落实,各学院应高度重视参加活动的师生的安全,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学校要求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师生必须购买人身意外险。
2.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各单位要围绕自身工作重点和特点组建实践团队,切实帮助实践地点的群众决实际问题,带去实惠。同时要切实重视机制建设,特别要加大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力争建立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使学生受到锻炼。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单位要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八、相关具体事项说明(经费、保险、服饰、队旗及答辩)
1.经费:校团委向各学院下拨2000元专项经费,用于抵用报销团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经费(含团队打复印、差旅、服装等),主要用于支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各学院(课部)根据各自特点匹配经费,确定评审方式,“公正、公平、公开”确定最终资助方式、范围和资助额度。挂*学校职能部门的社会实践团队,其资助经费额度和范围由各职能部门确定。
2.保险:根据上级要求,所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均要购买保险方能出行,学校统一联系保险公司,公布在校办理的具体时间,由各学院(部门)直接与保险公司对接购买保险。未自行购买保险的同学不得参加社会实践。购买保险为集体险,非本校学生因不具有地大学生资格,而不具有理赔权限。请跨校团队中其他高校学生在其所在高校购买保险,严禁非本校学生在地大购买保险。
3.服装和队旗:学校不做统一要求,综合考虑各学院实践团队开展的整体性、独特性以及自主性,由各学院可根据自身情况定做队服和队旗,可考虑和团队间的错时周转,也可自行联系商家购买或自行解决(服饰及队旗上一般需有中国地质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字样及学校LOGO)。
4.成果分享:秋季开学后,由各学院(课部)、学生组织和相关部门对所属校级、院级团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推荐优秀团队参加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会。
5.实践手册:实践手册为团队必备材料之一,其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模块:校级(院级)团队证明模块;团队实践日志填写模块;实践单位回执单模块。实践手册具有以下重要作用:第一,为各实践团队提供实践证明,方便团队开展活动;第二,为团队提供了记录实践经历、心路历程的规范材料,监督落实实践环节;第三,方便接收单位协助检查、反馈信息,提出建议和指导;第四,为评审评优提供一手资料证明。
6.相关网站介绍:
(1)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方:http://sxx.youth.cn/
(2)湖北共青团 《共青团湖北省委》 官方网站:http://www.hbgqt.org.cn/
(3)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http://www.youth.cug.edu.cn/
(4)校团委官方微博(新浪、腾讯):中国地质大学共青团
(5)校团委官方微信:地大团委第四纪(微信号:cugtwdsj)
(6)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CUG科协(微信号:cug_kx)
九、申报材料上交时间及校团委相关负责人联系方式
学院(课部)材料上交时间:6月15日——16日
学院(课部)材料上交地点:西区大学生活动中心205。
联系人:舒 怀(13387104055)常 怡 敏(13080622915)
田 昆(15071098225)朱丹老师(67883433)
大学生科技协会指定邮箱astcugsjb@163.com
附件1:201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时间安排表
附件2:201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立项申请表
附件3:201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学院汇总表
附件4:201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手册
附件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手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二〇一五年六月一日
主题词:三下乡 社会实践 通知
报送:校党委办公室
抄送:各学院(课部)、各职能部门、各直属单位
发送:各学院(课部)团委、各学生组织
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 2015年6月1日印发
共印2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