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中国地质大学第二十六届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的通知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5-09-24点击:


中国地质大学第十六届青年科技节系列活动

关于开展中国地质大学第二十六届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的通知


各学院(部、所、实验室、中心),学生组织并全体学生:

为持续活跃学校科技创新氛围,培养和锻炼我校本科生、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展示学生们的学术实力、科技水平和精神风貌,由校团委、研工部、科发院、教务处和学工处联合举办的“中国地质大学第二十六届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定于2015年11月上旬举行希望各单位充分重视,广泛发动,认真组织,积极准备。相关通知信息将陆续在校团委、研工部、科发院主页发布,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人员及作品的要求

1.科技报告是全面展示学生科技风貌的重要表现形式,参加报告、交流及评选者必须是在校的大学生、研究生,不提倡评选者一人多报。

2.科技报告的内容包括:学术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科技文献综述、实习报告等。

3.作品必须是在一定的实际工作基础上完成的,其数据必须真实可*。杜绝纸上谈兵、弄虚作假等现象,尤其不可与往年雷同。一经查处,将取消参赛资格。

4.学术论文、科技文献综述和实习报告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小发明、小制作要求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创造性,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并附有简单的产品性能、用途等说明材料;

科技文献综述,一般是指低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当前学术科技前沿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科普价值的文献资料;

实习报告,指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发现,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报告。

二、组织流程与评奖

(一)第一阶段:以学院(部、所、实验室、中心)为单位组织开展

1.对报名参加报告活动的学术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科技文献综述、实习报告等,各单位要严格进行初选,选出优秀者在院内作报告。

2.各单位报告会可评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的比例一般不应高于项目总数的10%,总数原则上不超过8项;二等奖的比例一般不应高于项目总数的20%。

3.各学院评选出优秀工作者。每个学院可评选1-2名优秀工作者。参与学院层面报告会项目数达到或超过50个的学院可评出2名优秀工作者,不足50个的评出1名优秀工作者。评选出的优秀工作者如是学生的,请在其名字后面加括号注明。

4.优秀指导老师根据校级报告会成绩进行评定,各单位不需推荐评审。

5.各单位报告会的开展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类别开展,本科生报告会情况报校团委,研究生报告会情况报研工部。

(二)第二阶段:校级报告会及评奖、奖励

1.各学院所评出的一等奖项目将于11月初参加全校性的科技报告会。从中评出校级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学院评选出的学院二等奖将授予校级三等奖。

2.根据第一阶段各单位的组织、完成情况和汇总报出上述材料的情况,学校将评出若干先进集体。

3.对所有获奖者发荣誉证书,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学校发文表彰。

三、报送材料及注意事项

1.凡参加本届科技报告会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需在校团委或研工部任一个网站上,下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二十六届学生科技报告会参选作品登记表”,填写并随作品一同交到各学院,无登记表将视为弃权,无法参加校级报告会。

2.各单位接到通知后,需指定专人负责(必须是老师),并于下发通知后的三周内(1010日前)将各学院报告会详细计划、安排、时间以及负责人姓名、电话、邮箱报到校团委,以便下发二号通知(届时公布各学院组织开展院级学生科技报告会的组织情况)。

3.第一阶段的工作须在下发通知后的40天内(10月29日前)全部完成。各单位请于10月29-30日将本单位的活动总结、活动照片、参赛人员信息汇总表(附件1)、参选作品登记表(附件2)及一等奖获奖选手作品等材料(包括电子版)汇总上交:

本科生纸质材料报送至西区大学生活动中心205大学生科协办公室,电子文档可通过电子邮件发至:cugkbh@163.com(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邮箱

研究生纸质材料报送至东区研究生院103研工部办公室,电子文档可通过电子邮件发至:cugygb@163.com(研工部邮箱)。

4.各单位报至的所有材料(特别是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论文题目、指导教师等)务必准确无误并无遗漏,项目合作者不超过4人;获奖人员信息汇总表(需盖有所在单位公章)和相关材料应该如实上报。

四、时间进度安排

序号

时间(段)

相关工作安排

1

9.22-10.10

各单位下发举办第26届科技论文报告会的通知并进行宣传(宣讲会、往届作品展示等形式)、报名等筹备工作

2

10.8-10.22

举办院级科技论文报告会并进行评审

3

10.23-10.26

各学院(课部)确定院级获奖团队并准备推荐参加校级科技论文报告会的团队、汇总上报材料

4

10.27-10.28

各学院将推荐团队及院级科技论文报告会答辩评审情况材料(汇总表等)上报,本科生纸质材料报送至西区大学生活动中心205室,电子档发至cugkbh@163.com;研究生纸质材料报送至研究生院103研工部办公室,电子文档发至cugygb@163.com。

5

11.1-11.10

举行校级报告会

6

11月末

开展第26届科技论文报告会的汇编、及总结等后期工作


六、相关负责人联系方式

本科生报告会联系人:

李  远:13477019757              林晓东:15927620402

朱丹老师:67883315


研究生报告会联系人:

季黎明:13006397091                刘秀慧:18064077767

张丹丹老师:67885157


相关通知发放网站:

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http://www.youth.cug.edu.cn/xtw20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研究生工作部http://cuggroup.cug.edu.cn/ygb/


相关附件下载:   中国地质大学第26届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通知(定稿).doc

1.参选作品登记表

2.学院(课部、所、实验室、中心)提交参赛人员情况汇总表

3.评分细则及注意事项


第二十六届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工作组(校团委代章)

            二〇一年九月二十四日



附件1:中国地质大学第二十六届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

参 选 作 品 登 记 表

                编号:2015-              

姓 名


性 别


学 号


合作者


学院及专业


联系方式


指导老师


类型


参选题目


作品简介或论文摘要(100-200字左右):



院系评奖结果:

                   等奖

院系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学校评奖结果:      等奖

评委意见:


注明:(1)类型包括人文社科类(A调研报告;B研究综述)、信息技术类、地学资源类、工程材化类、技术发明类等。(2)“性别”“学号”“联系方式”“学院及专业”只填写报告者个人信息,合作者按照贡献大小排序,校级报告会证书打印将以此为据。(3)编号由院系自行填写,它由年份+学院代码+序列号组成(地学01、资源02、材化03、环境04、工程05、地空06、机电07、经管08、外语09、信工10、数理11、珠宝12、公管13、计算机14、体育15、艺媒16、马列17、李四光18、自动化19、高教所20、地矿国重21、生环国重22、三峡中心23、地调院24)。

附件2:

中国地质大学第二十六届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

         学院(课部、所、实验室、中心)提交参赛人员情况汇总表

序号

姓名

合作者(≤4人)

学号

专业

报告题目

指导老师

学院名次

报告类型































































































































优秀工作者




附件3:

中国地质大学第二十届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评审细则及注意事项

分值分配:

   论文选题(15)论文创新性及成果应用价值(50)报告内容(25)现场表现(10)。具体如下:

1、论文选题(15分):

(1)要求论文观点新颖,中心突出。

(2)科技类选题能够切专业学习且有研究价值;社科类选题要求切近社会且具有可行性。

(3)选题能够正确反映学科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论文创新性及成果应用价值(50分)

(1)论文具有创新性,能够利用前人或已有知识进行突破,见解独特。

(2)论文成果在研究方法上有新见解,技术手段先进,设计科学合理。

(3)论文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推广价值。成果在同类论文中有较强的应用性。

3、报告内容(25分)

(1)论文逻辑推理严密、正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文理通畅,无明显错误,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2)论文有较高的综述水平,参考文献出处详实。

(3)实验设计合理,调查或实验方法正确,选用材料恰当,实验数据详实,作风严谨。

4、现场表现(10分):

(1)讲解思路清晰,幻灯片美观,语言表达清晰流利,回答问题简明扼要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告内容。

(2)仪表得体,没有出现不得体的穿着行为。

注意事项:

(1)参加报告会的团队请提前半个小时到达会场,迟到者视为自动放弃机会。

(2)答辩团队应严格遵守答辩时间,若超时,每超时一分钟在总分中减0.5分,减完2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