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十九届
青年科技节的通知
2018年是学校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学校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强化落实的关键之年。结合学校201 8年工作要点和上级团组织的工作要求,着眼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校团委联合科发院、教务处、学工处、研工部、地矿国重、生环国重、地调院、工研院、地学科普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各学院(课部)等单位于2018年4月起举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十九届青年科技节。
一、活动主题
引领科创梦想,助力青年成才
二、活动目的
以“引导兴趣、营造氛围、培养习惯、发现人才”为目标,组织开展普及型科创活动、卓越型科创活动以及学院特色科创活动,将学生兴奋点和关注点吸引到学习和科研上来,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感悟、体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挖掘学生创新创业潜力,不断浓厚创新创业氛围,为学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三、活动内容
1. 蓬勃开展大学生科普系列活动。依托大学生科协,联合青科协、地学科普中心及校内外科技类社团,继续推进科普宣传工作,全年拟举办校园“科普博览”2期,科普沙龙5期,展出“科普长廊”25期;开展首届湖北省高校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及校内科普作品选拔赛。
2. 持续推进大学生“科创课程表”工作。采用自主申请、招标立项等方式,吸引学院、学生组织、科技类社团、学生个人填写科创课程表,面向全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科协每周一通过各类媒体向全校师生发布当周科创类活动。
3. 启动第七期“大学生科创起航训练营”活动。面向全校学生招募营员和领队,以课题、讲座、参观、讨论和展演等内容开展训练营活动,激发兴趣,强化自主,用学生智慧满足学生的需求。
4. 持续推进“大学生基础科研训练计划”和“大学生自主创新资助计划”科研立项工作。充分发挥学院团委工作自主性,指导学院团委开展2018年“大学生基础科研训练计划”的申报、评审、过程管理及2017年立项结题考核工作。持续推进“大学生自主创新资助计划”,加强项目申报与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过程管理,注重团队培养与项目培养并重,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创新研究。
5. 启动新一轮学院特色科技活动立项工作。鼓励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继续开展具有显著学科特色的品牌学术科技文化活动;鼓励学院大胆创新思路,联合举办具有行业背景、学科交叉的特色科技文化活动。本学年,校团委将继续采用立项的方式择优支持20项学院特色科技活动,每项支持经费1000元。各学院需在4月25日前提交学院特色科技活动申报表(见附件2),每个学院限报一项。经学院申报、校团委审核并公示后的学院特色科技活动可视作校级活动,活动相关证书经校团委审核后可加盖校团委公章。各立项学院需在11月20日前向校团委提交学院特色科技活动照片及书面总结。
6. 启动新一轮“高徒计划”和“卓越地质师计划”工作。密切与地矿国重、生环国重、地调院等相关培养单位合作,加强沟通交流。开展2017年“高徒计划”和“卓越地质师计划”结题工作,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完善培养计划。启动2018年“高徒计划”和“卓越地质师计划”人才选拔计划。
7. 认真组织好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精心备战2018年“创青春”湖北省及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启动2019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项目遴选工作。组织2018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申报工作。举办学校第二十九届大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
8. 做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联合专业志愿者团队,历年省级重点团队,开展社会实践宣讲工作;联合学工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做好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统筹布置、实施和总结工作;完善安全报备体系。
9. 完成好学校及上级安排的其他任务等。配合科发院,做好2018年中国科协中学生暑期科学营工作。
10. 做好青年科技节年度总结工作。开展2018年在校大学生科技成果收集工作,包括:竞赛获奖;论文发表或收录;参加学术会议;学术大会发言;专利发明等。开展2018年青年科技节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评比表彰工作。
四、活动要求
1.精心组织,广泛动员,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向纵深发展。
2.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认真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3.注重科普、科创成果的孵化与培育,增强成果后期展示。
附件:第十九届青年科技节活动时间日程表、中国地质大学第十九届青年科技节学院特色科技活动申报表
中国地质大学第十九届青年科技节工作组办公室
(校团委代章)
二〇一八年四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