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9年“创青春”青年创业大赛的通知

发布人:王向东发表时间:2019-10-21点击:

各学院、各相关部门、各培养单位、各学生组织并全体学生:

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大学生与社会、企业、市场的沟通,丰富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内涵,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锐意创新,深入持久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我校双创人才,同时也为2020年“创青春”全国青年创业大赛选拔优秀参赛队伍,学校决定举办2019年“创青春”青年创业计划大赛。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参赛对象

主要成员为2020年7月前在校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MBA),毕业5年内的毕业生,或学生团队,鼓励同学跨学院、跨学科组队。

二、初赛内容及注意事项

为塑造“创青春”品牌,根据参赛项目所属行业类别,结合我省实际,本次大赛共分6个组别,分别为商工组、农业农村组、农村电子商务组、芯屏端网组、国企青年组和大学生双创实战营销大赛组。适时组织开展2019年“创青春”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嘉年华活动。

1.商工组:包括节能环保、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相关产业项目,重点对服务实体经济项目给予倾斜。

2.农业农村组:包括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生态观光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农业相关产业项目,重点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给予倾斜。

3.农村电子商务组:包括农产品销售和配送、农技服务、乡村旅游、农村物流服务等以运用互联网经营涉农产品及涉农服务的农村电子商务项目,重点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给予倾斜。

4.芯屏端网组:包括芯片、显示面板、新一代智能终端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移动互联网、共享经济、大数据、智慧城市等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相关产业项目。

5.国企青年组:面向国有企业青年,围绕岗位建功开展“创青春”国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6.大学生双创实战营销大赛组:面向在校大学生,通过实践开展大学生双创实战营销大赛(具体参赛通知另发)。

三、项目分组

商工组、农业农村组、芯屏端网组分别设创意类(未工商登记注册)和创业类(于2014年6月30日后工商登记注册)两个类别。

1.创意类。须提交商业计划书,包括对市场调研、企业构想、项目发展等详细介绍;附专利、获奖、技术等省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书或证明;申报人须为产品开发、项目设计主要负责人,与相关证书或证明一致。

2.创业类。须提交营业执照、特色产品认定证书等相关证件,项目成长过程或生产流程相关介绍,项目发展构想及阶段性成果等资料。申报人为企业法人代表的,所占股份不低于30%。重点鼓励省内各高校毕业2-10年的大学毕业生、各创业园区及孵化基地的创业青年,留学归国或台港澳在鄂创业青年参加。

四、时间安排

大赛时间为2020年4月至9月,共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报名推荐阶段(4月至5月下旬)

1.各地接受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项目报名,组织本级创新创业大赛或项目评审,择优推荐项目参加省级赛。

2.各市州由团组织统一汇总,向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推荐报送商工组、农业农村组、芯屏端网组参赛项目分别不少于5个。其中,各组创意类不少于2个,创业类不少于3个。

3.各高校团委直接向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推荐报送商工组、农业农村组、芯屏端网组参赛项目分别不少于2个。

(二)第二阶段:核查评审阶段(5月下旬至6月)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各地推荐的报名资料进行资格核查、评审,按组别分别确定晋级项目。

   五、材料收取

    1.根据赛事安排,每名参赛者须准备以下材料:有意参赛的同学或团队填写2020年“创青春”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申报书,商业计划概要(要求表述规范、清晰、简洁,2000字以内。标题格式为“商业计划书概要-项目全称一单位”),商业计划书(要求表述规范、清晰、简洁,15000字以内。标题格式为“商业计划书-项目全称一单位”)。每个学院团委收取参加2020年第四届“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队伍的参赛项目申报材料(以上三种)纸质版两份、电子版一份。纸质版申报材料用普通A4纸打印即可,不可过度包装。

    2.2019年11月11日至12日请各学院负责人将本单位全部申报材料报送至大学生活动中心203(大学生科协办公室);电子材料由各学院负责人打包后统一发送至大学生科协赛事部邮箱astcugssb@163.com(本次申报以学院为单位集中送,个人上报将不予受理)。

    3.联 系 人:黄仕恒 18771406411 聂钇合 15030792712

 

 

    附件: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申报材料规范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申报书

 

 

 

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二〇一九年十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