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
地理信息与工程学院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小信鸽疗愈驿站”双校区举办春季传统文化手作活动

发布人:赵晓振发表时间:2025-03-04点击: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小信鸽疗愈驿站”近期在南望山、未来城双校区相继举办香囊缝制与干花团扇手作活动,以非遗技艺传递文化温度,为师生打造沉浸式疗愈体验。

2月28日晚,春季首场香囊DIY活动在南望山校区拉开帷幕。高文哲同学通过讲解香囊千年文化脉络,带领师生领略"暗香盈袖"的诗意传承。在穿针引线的实践中,同学们以艾草、薰衣草为芯,将素雅布料化作精巧香囊。活动现场丝线翻飞,檀香袅袅,古法技艺与现代创意碰撞出独特火花,让师生在缝制过程中感受传统匠心的宁静致远。

3月7日妇女节前夕,“花漾女神”干花团扇制作专场在未来城校区温情呈现。曹思烨同学以团扇发展史为引,揭开"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文化密码。师生们将永生花材精心布局于绢扇之上,玫瑰的馥郁、满天星的灵动在指尖交织成画。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十余件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审美的作品,成为节日里最暖心的礼物。

两场活动均由地信学院学生会精心策划,严选天然香料、优质花材与环保物料,通过"文化讲解+手作实践"模式,让参与者在创作中暂离课业压力。香囊制作注重针脚韵律之美,团扇创作讲究构图留白之妙,不同维度的非遗体验既培养了审美情趣,更强化了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据悉,自创办以来,地信学院“小信鸽疗愈驿站”在学院心理教育辅导员张恪老师的指导下已成功举办16期特色美育活动,累计服务师生500余人次。这个以传统文化为媒、以心灵疗愈为核的平台,聚焦四季主题美学疗愈,持续通过鲜花拓染、草木扎染等非遗项目,搭建起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桥梁。负责人张恪老师表示,未来将继续深挖传统手工艺疗愈价值,让文化传承与心灵成长在指尖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