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团十九大工作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4年暑期,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94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400余名学子前往浙江省、陕西省、辽宁省、四川省等8省18地,围绕“学习之路”、“就业去哪儿”、“乡村振兴”等多个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带领青年大学生把 “小我”融入“大我”,在实践中深刻体验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战略部署,实现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在知行合一中答好实践育人大命题。
以青春之名,在实干中绽放,地信学子扎根祖国大地,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担当,在学校暑期社会实践答辩评审中,荣获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五项,用优异成绩与实践风采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宣”实践足迹,“传”青春风采
为切实有效地开展暑假社会实践宣传报道工作,自7月10日起,学院新闻宣传中心充分利用学院官微推送等平台及时、全面地宣传报道我院青年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动态,以充分展现地信学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学院新闻宣传中心筛选出高质量稿件50余篇,排版发布了41期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特辑,22篇推送入选“地大团委第四纪”官方公众号。截至9月30日,学院实践团队发布新闻稿80余篇,制作宣讲视频48部,累计浏览量达67万余次。17篇实践文稿被刊登在人民日报、全国高校思政网、中青网、中国大学生在线、湖北高校思政网等媒体平台。
“答”时代命题,“辩”初心所向
从行业前沿的探索到乡村支教的奉献,从革命圣地的学思践悟到志愿服务的真情投入,地信学子在实践中感悟时代脉搏,坚定理想信念。
9月23日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评优答辩会顺利召开,十支院级重点团队负责人依次展开答辩,他们以青春梦想为帆,以热情与责任为桨,涵盖多彩领域与无限可能,展现实践大课堂的深切见解与思考。院级答辩最终获奖结果如下,让我们来一睹众团队风采。
在红色讲台上发青年之声
重走革命道路,学习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学院测地明理宣讲团师生一行10人,怀揣着对革命圣地的无限敬仰与向往,踏上了前往延安的实践考察之旅,新性地采取了“寻访+宣讲+调查”的“三位一体”模式,以“六个一”为主线,登一座山、走一条路、读一本书、唱一首歌、上一节课、绘一张图,在山间河畔发掘红色故事,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材,将革命遗址变为思政课堂,用实践脚步丈量延安红色之路,用专业所长与青年视角记录延安新风。
历时16天、跨越700公里,走过江苏、山东、辽宁、黑龙江四省,学院星火耀中华实践团队聚焦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松辽大地,讲述革命故事,在白山黑水间为传承和弘扬“五史”和新时代伟大成就贡献地大力量。
在乡村舞台上传服务精神
在田间地头上好最生动的思政课,知秭童心志愿团连续两年前往秭归县茅坪镇陈家坝村希望家园开展留守儿童夏令营研学活动。以“1+1+2+N”模式,让地信学子从野外课堂走进乡村讲台,融合德育、科普、美育、生涯规划,以多维度课程服务切实助力留守儿童成长。用专业所学投身入实践教学,入选2023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
以专业所学助力乡村振兴,明月之心团队、绿意守望者团队来到成都市明月村、秭归县月亮包村,实地考察乡村规划现状与生态治理情况,与政府单位负责人深度访谈,应用专业知识献言献策,积极推动乡村生态治理与科技农业建设。
在就业平台上搭校企桥梁
“锐思”职途探路实践团与“逐梦地信·职等我来”就业调研实践团,抵达杭州市、上海市、湖州市,深度聚焦自然资源行业与战略性新兴行业两大重点领域,聚焦地理信息行业的岗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应问题,通过实地走访与调查研究,探寻地理信息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的奥义,帮助更多地信学子了解行业内的就业动态、树立长远职业规划,搭建起一座连接校园与职场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