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举行“红鹰促学”学风建设计划启动仪式

发布人:努尔夏提·居勒提发表时间:2025-04-21点击:


4月17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红鹰促学”学风建设计划启动仪式在崇信楼109智慧教室举行,活动凝聚师生共识,旨在筑牢学风建设根基。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纪亮、副院长肖建忠,各系教师及班主任代表孙涵、周玲、侯俊东、李龙锡、刘家国、陈莲芳、邵红梅、龚承柱、武剑、朱永光,本科生教育办公室主任石磊,全体辅导员,各班级班长和学习委员共同参与,学院团委书记努尔夏提・居勒提主持活动。

一、明确方向,夯实学风建设基础

首先,李纪亮动员部署学风建设工作。他指出学风建设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石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经管学院学生近年平均学分绩点高位稳定在3.4至3.5之间,体现了良好的学风基础,但随着专业调整和课程考核标准的严格化,学风建设也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为此,以本次“红鹰促学”计划为重要抓手,系统推进学风建设。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强课堂管理,实现课程考勤全覆盖,确保学生课堂出勤率;二是开展学业帮扶活动,针对学习困难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与支持;三是强化晚自习管理,为有需要的同学增设高数集体自习,优化安排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效率。四是通过学生会等组织有效开展学霸访谈、学习心得分享、学习笔记展、学习型宿舍评比等系列活动,帮助同学们树立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并且浓郁学习氛围。此外,他还强调了大课堂学委自查与互查制度的实施,每周定期通报考勤结果,对缺勤学生及时教育引导,对屡教不改者严肃给予处理处分,在此过程中希望学生骨干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切实肩负起督促与引导的责任,助力全体同学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二、多维发力,凝聚班级建设智慧

学校十佳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老师邵红梅结合自身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围绕班级学风建设工作进行了分享。邵老师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核心,通过生动案例探讨了学习能力是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并引用“知识更新理论”,强调在知识快速迭代的时代,持续学习是适应社会变化的关键。她通过义乌商户学习阿拉伯语拓展国际贸易订单等案例生动地说明了学习不仅是知识积累,更是应对未来变化的关键能力。随后,邵老师进一步提出学风建设的具体建议:同学们应秉持“保持热爱、明确目标、主动交流”的学习态度,将长远学习目标分解为周计划和日任务,增强学习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和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呼吁同学们改变学习习惯,走出宿舍,走进教室和图书馆,以实际行动践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规范管理,护航学业发展

本科生教育办公室主任石磊对学校新修订的《课程修读管理办法》进行了详细解读,重点聚焦于过程考核与结课考试的调整、考勤要求以及缓考管理等内容。石磊老师指出,新办法将过程考核次数与课程学分挂钩,强化学习过程管理和评价,促使学生重视课程学习的持续性和连贯性。过程考核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监测和反馈,以确保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学习行为。石磊老师通过班委提醒全体学生应严格遵守管理办法规定,秉持诚信原则参加考试,按时出勤上课维护良好学习风气,注重课程作业提交并重视期末考试,自觉遵守纪律。




 

四、榜样引领,共筑团结学风

2022级经济学专业学生张力丹作为优秀学生代表、班级学习委员,以“明确方向、立能笃行、团结共进”为关键词,分享了个人成长经验。她回顾了在学院学术领航计划支持下,通过参与科研竞赛和学生工作探索兴趣、提升综合能力的过程。她指出,学习委员作为班级学习风气的引领者,应以身作则,营造互助互进的班级学习氛围,在课堂考勤、科研组队、作业提醒等日常工作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践行“集体成长”理念,推动班级整体学习氛围提升。张力丹同学还呼吁全体同学珍惜学院优质平台资源,积极参与学术锻炼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协作中相互支持、促进,实现个人与集体共同进步。 

五、志愿赋能,激发服务担当

副院长肖建忠为学风建设服务岗志愿者代表颁发聘书,并对他们在晚自习管理、高等数学辅导、考勤督查等工作中的奉献精神予以肯定。学风建设服务岗志愿者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学骨干、兼职辅导员和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组成。

本次启动仪式标志着学院弘扬“严在地大”学风建设进入新阶段,也是学院以“四维领航”促进“四维课堂”思政品牌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接下来师生将以“红鹰促学”计划为契机,整合资源、协同发力,持续营造优良学风,为学生成长成才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