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
材料与化学学院

守护万类生灵 共创地球家园——材料与化学学院03L254、03L255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发布人:侯亚飞发表时间:2025-11-03点击:

1024为深化团员生态意识,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材料与化学学院03L254、03L55团支部带领全体团员走进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开展“守护万类生灵,共创地球家园”主题团日活动。本次团会活动由年级辅导员陈雨蛟老师陪同指导,03L254、03L255班段嘉瑜、宋佳桐两位团支书共同主持,支部团员及入团积极分子积极报名参与。通过沉浸式探索、创意合影和思想共鸣,引导团员在鲜活的植物世界中感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深刻理解“万物共生”的科学内涵与紧迫性,从而凝聚生态保护青年力量。

为确保活动高效有序进行、学思结合开展,活动前期两位团支部提前发布“园圃探秘”指南路线图与“自然之问”思考题等,让团员提前思考自然与人类关系等话题,带着“每种植物是如何守护万类生灵的”等问题开启探索,为现场活动做好知识与思想铺垫。

在主持人与陈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陆续踏着迈向植物园之旅的步伐,以共青团员的光荣身份寄托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活动伊始,团支部带领全体成员前往园区专属草坪,团员们自发围坐成圈,通过“自然名互认”游戏快速熟络,以“珙桐”“红豆杉”等自然名建立与生态的初联结。轻松的游戏过后,现场氛围转为庄严,全体团员整齐起立,以坚定洪亮的声音重温入团誓词,高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随后,大家共同回顾共青团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担当,重温团员的权利与义务。一系列庄重的仪式环节,不仅让团员们深化了身份认知,更清晰了自身在生态保护等时代课题中的责任,为接下来的自然探索注入了坚定的精神动力。

快速熟悉一些植物的名称后,团员们开始了植物园之旅。核心探索环节“隐秘的关联”中,团员们在专业讲解员引导下,探访四大关键区域:药用植物区,水生植物区,珍惜濒危植物区和昆虫传粉生态观察点。在药用植物区,认识中医药植物宝库,理解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观察过程中,团员们记录下所看到、听到的、闻到的,并对它们所支撑的其他生命进行了猜测,互相分享观察笔记。水生植物区,水生植物与鱼类共生的场景,让大家直观理解了“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的深刻内涵。珍稀植物展区成为研学重点。讲解员介绍,园内保育的52种珍稀濒危植物种子中,坡垒、云南金钱槭等中国特有物种的种质资源,正通过科研手段得到有效保护。

随后的“自然的笔记”工作坊中,团员们在草坪静坐观察,用图片、文字等记录草木的形态、虫鸣的节奏、花香的气息,思考其支撑的生命链,并通过介绍植物分享传递对自然的细腻感知,表达了同学们想多多了解自然的迫切心情。

活动尾声,全体团员宣读《植物园绿色公约》,承诺做“生命守护者、生态捍卫者、绿色传播者”,定格青春与自然的融合瞬间。        

通过本次团会,团员们不仅建立起“植物-动物-生态系统”的关联思维,更将感性关爱转化为理性行动,此次团会在凝聚青年力量、传递自然思想、锻炼识别能力、服务社会成长等方面使同学们受益匪浅,是共青团组织联系和教育青年的关键载体。未来,两个团支部将带领大家持续以实践为笔,书写青年一代守护地球家园的责任答卷,让“万物共生”的理念在更多人心中扎根!